习仲勋同志革命历程与历史贡献
发布日期:2025-11-28
浏览量:169129
李小平
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,坚定的共产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,我军政治工作卓越领导人,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之一。其一生始终以党的事业为最高信仰,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追求,在革命斗争与建设发展的历史征程中,以坚定的理想信念、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为民情怀,书写了不朽的奋斗篇章。

一、少年觉醒,投身民族救亡
1913年10月,习仲勋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农民家庭。面对国家危亡与民族苦难,少年时期即萌生救国志向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自此以青春热血投身民族解放事业。在白色恐怖时期,他以无畏勇气开展学生运动与农民运动,组织抗粮抗税斗争,传播革命火种。1930年,年仅17岁受命深入国民党军队从事兵运工作,成功策动兵变,为革命武装力量积蓄了重要基础。
二、奠基陕甘,铸就革命堡垒
1932年,习仲勋与刘志丹、谢子长等同志共同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,担任陕甘边区特委委员、军委书记等职务。在极端险恶环境中,他领导军民建立苏维埃政权,实施土地革命,巩固工农武装,使照金根据地成为西北革命斗争的战略支点。1934年,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,习仲勋先后担任副主席、主席,坚持群众路线,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,赢得群众衷心拥护。毛泽东同志对其历史贡献作出高度评价:“此边区系同志以武装斗争与艰苦牺牲铸就,乃革命硕果仅存之根据地。”在反“围剿”斗争中,他带领军民浴血奋战,保存革命力量,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关键落脚点,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基础。
三、抗战时期,坚守边区屏障
全面抗战爆发后,习仲勋肩负关中、绥德地区党政军重任,坚决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。他领导军民开展生产运动,巩固后方防线,发展教育文化,保障前线供给。在复杂斗争中,他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事挑衅,维护统一战线团结;推行民族平等政策,促进边区各民族和谐共生。其深入实际、求真务实的作风,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民主模范区,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。
四、解放战争,统筹后方决胜
解放战争期间,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、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等关键职务,全力支持彭德怀同志指挥西北战场。他统筹后方动员,组织百万民工支前,保障粮草物资供应;领导土地改革,动员群众参军参战;开展统一战线工作,团结各界人士共襄解放事业。其高效的后勤保障与坚实的群众基础,为保卫延安、解放大西北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支撑。
五、建国勋业,奉献国家建设
新中国成立后,习仲勋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、政务院及国务院秘书长、副总理等要职,长期负责国家政权运转与政策协调,为新中国制度构建、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作出系统性贡献。改革开放初期,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战略,推动广东先行先试,创办经济特区,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。其工作始终以大局为重,以人民福祉为本,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。
六、精神传承,垂范后世永存
习仲勋同志一生践行“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”的誓言,其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为:坚守真理的信仰定力,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,心系群众的赤子情怀,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他常以“农民之子”自省,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;以“老实做人、踏实做事”教诲子女,树立严正家风。其思想风范与崇高品格,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激励着新时代党员干部赓续红色基因,砥砺前行。
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生涯,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,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座精神丰碑。其历史贡献与光辉形象,将永载共和国史册,其革命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征程中,接续奋斗,再创辉煌。
【审稿:阿渊】
上一篇 : 思想铸魂 强军兴邦——深刻领悟《习近平强军思想概论》的时代伟力
下一篇:茉莉红茶花好月圆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