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实时快报 法治舆情 政策快递 善法良治 民生动态 事件曝光 普法宣传 社会调查 市场调查 接访服务 法治访谈 视频举报
首页 > 民生动态

【良友锐评】“上官正义的悲哀”与“丧失灵魂的执法”

发布日期:2025-11-05 浏览量:104791 

(本网特约评论员  良友)

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冒着生命危险卧底取证,协助警方解救3名被拐婴儿、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后,换来的不是表彰与尊重,而是被警方扣留3小时、没收两部手机、专人监视如厕的“特殊待遇”。这场荒诞剧的背后,是一位民间正义者的血泪悲哀,更是某些基层执法者丧失灵魂的权力滥用,其尖锐程度足以刺破法治社会的温情面纱,让公众不寒而栗。

上官正义的悲哀,是见义勇为者的集体寒心。十八年自费打拐,屡遭悬赏威胁却从未退缩,累计协助警方破获无数贩婴大案,甚至一年内举报43家涉事医院,这样一位用热血守护底线的“编外战友”,本应是执法机关的同盟者。可在怀化城南派出所,他却被冠以莫须有的“钓鱼执法”罪名,从举报人沦为“被看管者”——没有笔录询问,没有法定程序,只有赤裸裸的人身限制与权利剥夺。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举报权受宪法保护,《刑事诉讼法》更是要求警方保障举报人安全,而这位打拐英雄得到的,却是比人贩子更严苛的对待。他那句“下次会更谨慎”的心酸表态,道尽了善良被践踏、正义被羞辱的深层悲哀:当守护正义需要先掂量自身安危,当挺身而出可能遭遇权力刁难,谁还敢向罪恶亮剑?

比个人悲哀更可怕的,是执法权的灵魂失守。所谓“钓鱼执法”的指控,暴露的是涉事执法者的法律无知与权力傲慢——钓鱼执法的核心是执法机关引诱他人犯罪,而上官正义是揭露已存在的贩婴事实,全程未越雷池半步,这是典型的合法举报而非执法行为。城南派出所所长无视法律条文,仅凭主观臆断就限制公民自由、没收通讯工具,甚至出现“市局科长要求还手机却遭分局领导拒绝”的荒诞分歧,这种超越权限的操作,早已不是简单的程序瑕疵,而是对法治精神的公然亵渎。更令人齿冷的是警方的通报:只炫耀破案成果,对扣留举报人的关键争议避而不谈,既不核实情况也不回应质疑,所谓“全面调查核实”沦为空洞口号。当执法者放弃了公平正义的核心灵魂,沦为权力任性的工具,当打击犯罪的公权异化为伤害好人的利器,执法的权威便在民众的质疑中彻底崩塌。

丧失灵魂的执法,摧毁的是整个社会的正义根基。贩婴产业链之所以猖獗,正因为需要民间力量与官方执法形成合力,而上官正义这样的志愿者,正是填补执法盲区的重要补充。可怀化警方的所作所为,无疑在官方与民间之间筑起了高墙:连专业志愿者都会遭此对待,普通群众面对犯罪线索时,只会选择沉默与退缩。当举报者流血又流泪,当见义勇为者被泼冷水,当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成为生存信条,罪恶便会失去约束,公平正义便会无家可归。执法的本质,是守护善良、惩治邪恶,是让守法者安心、让违法者胆寒,而不是让英雄寒心、让民众失望。涉事执法者或许忘了,执法权来自人民,其存在的意义是捍卫正义而非制造伤害,一旦背离这个初心,再严厉的执法手段都将失去正当性。

上官正义的悲哀,不应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;丧失灵魂的执法,更不应被容忍。怀化警方亟需拿出真正的担当:启动独立调查,公开扣留行为的法律依据;依法追责涉事人员,向被伤害的志愿者诚恳道歉;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,不让正义再遭践踏。否则,当最后一批敢于挺身而出的人选择沉默,当执法权彻底沦为脱缰野马,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罪恶的受害者。

正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守护正义的人,理应被法律温柔护航。别让上官正义的悲哀重演,别让丧失灵魂的执法毁掉社会的良知底线——这不仅是对一位打拐志愿者的交代,更是对法治中国的基本敬畏。

作者:良友

【审稿:阿渊】



上一篇 : 以古典意象解构视角透视官员腐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