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篱种菊,品茗听琴,承德青年画家李鸿普的笔墨人生
发布日期:2025-10-28
浏览量:62226
廉公调查网10月28日综合报道(李小平) 在承德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,青年画家李鸿普(号墨砚,衡逸堂主人)以笔为舟,以墨为海,在传统书画艺术的长河中执着前行。他的人生,恰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,既有“修篱种菊”的闲适意境,又有“品茗听琴”的文人雅趣,更有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与追求。


一、师出名门,博采众长筑根基
李鸿普的艺术之路,始于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。他师从多位名家,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分:
花鸟画领域:得北京书画院著名花鸟画名家张霜红老师亲授,并受教于河北省花鸟画名家张恩华老师,深谙花鸟画的笔墨精髓与意境营造。
齐派传承:师从北京齐派弟子张建国老师,对齐派艺术的神韵与技法有深刻理解。
山水画研修:2018年,参加张延东《中国山水十二五画》培训班,拓展了艺术视野,提升了山水画的创作能力。
这种多元化的师承背景,使他的作品根植于深厚的传统笔墨,又兼具开放的创作思维。


二、笔耕不辍,艺术成就绽光芒
李鸿普勤于学习,精于创作,其作品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与社会的赞誉:
作品收录与报道:作品《葫芦》、《守望》被权威刊物《中国赤子杂志社》收录。2018年,《中国赤子杂志》对其书画作品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重要活动选用:作品“老秋出雪”被2017年度中国赤子颁奖晚会征用,彰显了其艺术价值。
艺术追求:他以艺术巨匠吴昌硕大师为典范,追求作品的金石气与书卷气,力求在传统笔墨中展现时代精神。其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览中亮相,广受好评。


三、以艺载道,心怀社会显担当
李鸿普不仅是一位艺术家,更是一位积极的社会参与者:
公益先行:多次参加各地“公益书法进校园”活动,将书画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,传承民族文化。
促进交流: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促进会活动,为推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社会任职:现为承德市美协会员、承德市硬笔书协理事、中华艺术研究院会员、凤凰通讯社特约画家、中国赤子书画院签约画家,这些身份是对其艺术造诣和社会贡献的肯定。

四、笔墨人生,修篱种菊寄情怀
“修篱种菊,品茗听琴”,这不仅是李鸿普艺术人生的写照,更是其精神境界的追求。他将这份闲适与雅致融入笔端,化作画中的清韵与墨香。他的画作,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,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,传递着对自然的热爱、对生活的感悟、对传统文化的坚守。
李鸿普的艺术之路,正如他笔下的墨竹,虚心有节,坚韧向上。我们期待这位承德青年画家,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中,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,让传统书画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【审稿:阿渊】
上一篇 : “以一当十,以十当一,是我精神,是我实力。”
下一篇:老战友齐聚许家洼 缅怀传奇战将许世友诞辰120周年


